FISH实验,即荧光原位杂交实验,是一种重要的遗传学实验技术,以下是对FISH实验的详细介绍:
实验原理
- FISH技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,通过特殊手段使带有荧光物质的探针与目标DNA接合。
- 如果被检测的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靶DNA与所用的核酸探针是同源互补的,二者经变性—退火—复性,可形成靶DNA与核酸探针的杂交体。
- 利用荧光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目标DNA所在的位置。
实验材料
- FISH实验所选用的标本可以是分裂期细胞染色体,也可以是间期细胞。
- 所使用的探针可以用生物素、地高辛等进行标记。近年来,大片段的DNA探针(100-400 kb)已被研制出来,由于探针较长,可将荧光物质直接标记在核苷酸上。
实验流程
- 样品采集与固定:首先采集并固定待检测的细胞或组织样品。
- 制备载片:将样品制备成适合观察的载片。
- 预处理:对载片上的样品在LF2000型杂交仪中进行必要的预处理,以提高杂交效率。
- 杂交:将标记有荧光物质的探针与靶DNA进行杂交。
- 洗脱:去除未与靶DNA杂交的探针。
- 封片:用适当的封片剂封片,以保护杂交体。
- 检测结果观察与分析: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杂交信号,并结合相关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分析。
实验应用与发展
- 原位杂交FISH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、细胞生物学、肿瘤学等领域的研究中,特别是在染色体异常、基因定位、基因扩增或缺失等方面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。
- 自FISH技术出现以来,其在方法上不断发展和完善,从最初的单色FISH到多色FISH(M-FISH),以及后来的纤维-FISH等,使得FISH技术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。
总的来说,FISH实验是一种强大的遗传学工具,能够直观地展示DNA在细胞内的位置和数量变化,为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